close

醫療教育新格局

http://ceieg.org/index.php/20140826-10

 當台灣人歷經了二代健保、十二年國教,以及對岸越來越激烈的人才競爭,我們究竟該如何教育台灣醫療人才,讓這些莘莘學子們看到更多可能?

  20126 月,國家地理頻道播送著:「台灣醫療技術的先進,舉世聞名,在全球前200 大醫院中,台灣就佔了14 家,僅次於美國及德國,排名全球第三,不但是亞洲第一,更遙遙領先其他亞洲國家。」台灣的醫療設備與服務品質近年來更是聲譽鵲起,尤其在肝臟移植、整形外科、心血管外科、人工生殖及關節置換手術等項目,每年估計吸引超過萬名國外人士來台接受醫療服務。台灣在這快速成長中的國際醫療產業中,成為頗受全球關注的國家。

  然而在準醫師的眼中,台灣醫師工時過長、勞動條件惡化和醫療糾紛風險高,又改革後的健保制度受惠的究竟是誰?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表示,「DRGs 支付制度」實施後,醫學中心平均少了一成的收入,由於DRGs將「實報實銷、論量計酬」改為「同病同酬、包裹給付」,醫院被迫要把病患在健保局規定的天數內治療好,導致有多重器官疾病的病患要不斷出、入院診治,才能真正康復。健保制度影響了人民的荷包,而當今醫美盛行,救醜不救人風氣所導致的醫療環境敗壞,更影響了各科醫療界人才的缺失。以上問題不僅讓國人擔憂台灣醫療體制的日漸惡化,連醫學生也對未來感到徬徨。

  圍困在這曖昧未明的尷尬處境,對岸卻透出曙光,吸引越來越多學子前往對岸發展,挾帶同文同種的優勢也因著蓬勃發展的就業市場。然而,在學子們前仆後繼奔走對岸之際,來自蕞爾島國的醫療人才是否就能因此超越疆界與自身侷限,更加靈活地周旋於大國之間;並在世界舞台上,開創一條更寬廣的生涯道路?

回顧與展望-台灣醫療教育反思

  二十世紀的醫學教育進入以成果為導向的時代,培育醫師除了醫學知識與病人照顧能力外,更注重人際溝通、自我成長學習,以及是否具備專業素養及在醫療體系下的團隊執業能力。台灣過去採取傳統的分科分系七年制醫學教育,短暫地在80 年代加入後醫制,由於諸多傳統課程的缺失,2012 年由七年制改為六年制,並以成果標準化各校自主地進行各式課程整合。畢業後學生先接受一年期不分科一般醫學教育,而後開始三或四年主專科訓練,次專科訓練再加兩年。完成醫療教育後所取得的醫師證書需每六年重新換證,以確保醫師能力的持續成長。

  醫師做醫療判斷、為病患施行治療,更是醫療團隊的領導者,醫師的素質因此影響病人的安全與醫療品質,而醫師的養成教育則關係著世世代代的
國民健康,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。美國醫學研究院(Institute of Medicine2003)出版的《醫療專業教育》(Health Profession Education: A Bridge to Quality)更指出:「教育是提昇醫療品質最根本的手段,唯有維持醫學教育的精進有效,才能得到好的醫療品質、維護病人安全與國民健康的目標。」而優秀的醫師不僅取決於學校教育,更仰賴畢業後的養成教育。


  台灣醫學教育的逐步演變

  傳統的醫師養成教育乃是分科分系的教育(科系乃指:細菌學、生化及藥理學、解剖學等)。台灣的西方醫學教育(台北的「醫學講習所」)建立於1897 年, 1945 年日本人設立的台北帝大醫學部改名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。五十年代高雄醫學院及多所私立醫學院相繼設立(請見下圖)。十餘年後,再增加兩家國立醫學院(陽明醫學院於民國64 年設立,成功大學醫學院於民國72 年成立),輔仁大學醫學院是唯一採取PBL(問題導向的學習)課程的學校。

  現今12 所醫學系都是七年制,招收高中畢業生。其學制為七年課程,乃「分科分系傳統的課程」,先施以二年人文通識、博雅教育,接著的兩年是生化、解剖、微生物免疫、生理、藥理以及病理等基礎醫學六大主科,最後三年是臨床學科加上見實習等三或四階段教育。國家醫師執照考試原為一階段基礎臨床分離的筆試;自1998 年起分為兩階段,四年級修畢參加第一階,畢業後則參加第二階,並自2011 年起增加臨床技能的實作測驗,經兩年試辦後,於2013 年起所有考生須先通過OSCE 測驗,做為第二階的醫師執照考試應試資格之一,爾後才能得到醫師執照。

 


  1998 年,臺灣被美國教育部NCFMEANational Committee on Foreign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)裁定為與美國醫學教育「不能比擬」(non-comparable),主要缺失為:台灣沒有醫學教育評鑑機構以及醫學生之考選方式不宜。於是台灣教育部於1999 年春委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黃崑巖教授規劃醫學院評鑑機制,而成立了「醫學院評鑑委員會」(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TMAC)。此後TMAC 的評鑑基準與評鑑過程深深影響著各醫學系之教育規劃與執行。同時,各醫學系開始以推薦甄試與自己申請方式進行招生,並逐年增加推申比率,此方式突
破了完全以筆試選取醫學生的選人機制,加入面談等方法。

  2008 年起,台灣教育部醫教會主導開始進行一連續性階段性「台灣醫學院醫學系學制改制計畫」,開始七年改六年之學制改制規劃,並進行配套策略。持續的學習才能保有競爭力醫師需要終身學習,醫師養成教育更是不斷與時精進的過程。目前台灣醫學生畢業後的自我教育可分為以下三種:

  一、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(PGY

  民國92 年台灣發生SARS 疫情,暴露了醫療體系及醫學教育體系多年的缺失,為矯正過早專科化及強化一般醫學訓練,行政院衛生署於是在民國100 7 月起,規定醫師在接受專科醫師訓練前須完成一般醫學訓練(PGY)。此計畫目的乃為了讓新進住院醫師能夠在臨床教師指導下執業,一面學習一般性常見疾病(非專科特殊疾病)的診斷治療、加強以病人為中心之照護能力,能進行有效溝通、能重視醫療品質的改善與醫療資源的最佳運用,具專業素養與責任感,進而成為能配合政府衛生政策,提供民眾周全性及持續性全人照護的好醫師。PGY 訓練由3 個月,延長至6 個月,而在民國100 年起,施行全一年期畢業後一般醫學教育。102 年醫學系改制六年後,銜接之PGY 訓練是否需延長為兩年(PGY-1PGY-2),其運作模式以及其訓練內容已成為重要的討論議題。

  二、住院醫師訓練與專科/次專科醫師培育

 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自民國77 年開始實施「專科醫師制度」,各專科醫學會於是各自訂定其住院醫師訓練期間,而後開始核定訓練醫院及其招收住院醫師容額,並辦理專科醫師甄審。台灣各專科醫學會因此都訂有專科/次專科醫師甄審規範,報備衛生署、並落實執行。衛生署下設有「各專科評鑑委員會(Residency review committee」、及「醫師人力委員會(Workforce committee)」主管相關事務,前者負責審查及規劃各專科之住院醫師訓練,後者則逐年審視或規劃醫師住院醫師人力總額及分布。

  畢業後完成PGY 訓練且合格的住院醫師向各主要專科醫師訓練的教學醫院分科申請,依該醫院被分配的容額成為該科住院醫師,開始各主專科的住院醫師訓練,以符合主專科醫師的應考及申請資格,許多科並對取得主專科醫師資格者進行次專科訓練,而後取得次專科醫師證書。主專科醫師訓練期間為:內科系三年或四年、外科系四年;次專科醫師訓練期間則一般為兩年。專科醫師證書效期,每六年必須達到規定的教育學分才能更新換證。至民國90 年衛生署共認證22 類專科與1 類次專科醫師證書。


  三、醫療教育機構評鑑
  台灣於1978 年開始對教學醫院做評鑑,隨後教學醫院與醫院評鑑結合,1998 年成立醫學院評鑑委員會-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TMAC),開始評鑑教學醫院對醫學生的臨床教育。住院醫師與專科醫師培育機構之評鑑乃由各專科醫學會進行。各專科學會均公告訓練單位評鑑標準的量化指標,例如:醫院條件,是否為合格或優良之教學醫院、一般病床及重症加護病床床數、師資人數與資歷、教師之教學受訓情形、教學之場所及設備。

  台灣醫療界正邁入人力饑荒世代,社會醫療系統之丕變,加上醫療科技之快速發展,對醫師的養成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。培養一位專科醫師的時間須耗費8-15 年之久,耗費教育成本頗鉅,台灣人應體認到醫師培育政策須提早且審慎地規劃,才能培育足夠的醫師人力,養成臨床能力與專業素養兼備的醫師;同時搭配醫療體系的適當運作,符合社會所需的醫療體系便指日可待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全球商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