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城三策略 打造理想國
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的研究,2050年全球人口將有66%居住在城市。然而,高度集中的經濟活動卻也為都市帶來各式各樣的管理難題,從居住、交通、治安、環保、社會福利到醫療等不一而足。
在政府資源的支持下,大量的智慧城市規劃出現在全球各地,「智慧城市」已經成為所有城市與國家進一步發展必要路徑。
根據各地智慧城市的發展經驗,國際間逐漸探索出「開放公民參與」、「鼓勵永續經營」及「跨部門溝通」等三項策略,是引導智慧城市政策與都市生態深度結合,進而確保都市永續發展的關鍵。
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於2016年5月發布的「Smart Cities and Infrastructure」報告指出,政府部門推動智慧城市的主要任務,在於協助「由下而上」與「由上而下」兩個方向的驅動模式取得平衡,並摒除跨部門藩籬。
在「開放公民參與」方面,發掘市民確切需求為建設理想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務。例如英國倫敦提供開放式「Talk London Community」平台徵集市民與企業的開放問題與解題。也使用網路投票、現場問答、調查和焦點訪談等方式,讓市民主動提出關心的市政與民生議題,如健康、安全、居住、旅遊、教育、經濟等問題,讓市政府更易於掌握施政議題與方向。
將各種創意轉換成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也是重要目的,國際上多借重新創力量來實現。歐盟的InnoApps黑客松競賽則鼓勵30歲以下年輕人發揮創意,開發與智慧城市相關App來參賽,並支持獲勝隊伍將創意提案轉化成可商業化的應用服務。
在「鼓勵永續經營」的作法上,荷蘭由市政府與民間共組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計畫團隊(ASC),包括電信營運商KPN、能源電網業者Alliander、阿姆斯特丹創新引擎(Amsterdam Innovation Motor)等七個組織,引入企業,結合市政府行政力量,由ASC負責統籌管理,提供創新發展平台以串聯相關組織,並分享計畫成果知識等,充分整合民間創新動能實踐到阿姆斯特丹市民生活。
跨部門合作進行充分溝通與通盤合作,以及資訊與資源的整合,是國家級智慧城市發展計畫的成敗關鍵。以新加坡推動「智慧國家」發展計畫為例,新加坡總理公署於2017年5月指揮智慧國家與數位政府辦公室(SNDGO)與政府科技局(GovTech)共同成立智慧國家及數位政府工作團(SNDGG),由副總理執掌督導,將總體規劃、資源集中、跨部門協作與政策執行等工作集中實行,加速國家智慧化。
我國政府已將智慧城鄉發展議題納入數位建設規劃,在預算限制下,如何發揮最大效益,可參酌國際趨勢做參考。首要之務應是深入掌握公民真實的需求。建議鼓勵在地民眾、學術與企業的參與和集結共識,一方面促使城市規劃符合地方所需,另一方面提升市民對居住環境的重視,培養更多的智慧市民。
為確保市民需求能確實、且長期的被滿足,有賴於智慧應用的永續經營。其中地方政府扮演規劃的角色是關鍵,應以一縣市一特色的思維出發。此外,可思考PoC、PoS與PoB多階段計畫審查與執行機制,兼顧初期激發創意,及中後期著重業者與地方政府合作自主營運的效益。(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)
資策會MIC簡介
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成立於1987年,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、產品、市場及趨勢研究,以「領航亞洲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」專業智庫自期,扮演「政府智庫」及「產業顧問」角色。MIC研究範疇涵蓋電腦系統、行動通訊、數據網路、顯示器、多媒體與消費性電子、半導體、環保綠能、太陽光電、企業資訊應用、軟體應用服務、文化創意產業及前瞻研究。
致力於觀察全球產業發展趨勢,並對台灣、中國大陸、日本及南韓等地區深度區域研究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