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原始來源:http://bit.ly/2HFIboj


工商社論》科技研發產業化的最後一哩路

 

 

面臨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,東協國家的急起直追,創新研發、尋求產業升級轉型是台灣唯一的道路。不過,台灣創新環境不比美國,協助知識製造者創新創業、加速智慧財產權商業化的努力,一直進展緩慢。背後原因在於整體環境、心態、法規、承擔風險意願及若干人為因素等,無法做到如瑞士、矽谷一般的一條龍服務。台灣欲縮短「實驗室」到新創上市/櫃,塑造「獨角獸」的成功案例,必然要有獨特的架構及作法,進而促成台灣和世界的科技創新實踐接軌。

科技部在2017年推動國際產學聯盟,篩選18家大學為試點,聚焦產業發展的需求,致力於高價值產業的創新研發及衍生新創,並配合科技部的產學研鏈結中心,輔導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團隊,實現商業化之目標。做為台灣的國家級加速器,致力於協助高階研究的教授們、技術創業團隊及學術研究團隊共同創業。推動這兩年來有了初步的成果,去年年底由科技部主辦的「2018 Taiwan BIG Demo─科技團隊天使投資國際展會」,邀集創新創業激勵計畫、預見新創計畫、研發成果萌芽計畫等計畫參展,合計65組新創團隊展攤,包含15組到美國矽谷及新加坡加速器的國際級創業團隊。

初看推廣成果,似乎熱烈,但深入訪談若干萌芽計畫的得主,並沒預期中樂觀,主要的缺點配套方案不夠齊備,企業參與科研意願薄弱,再加上政府的法規和獎勵辦法受限,及補助金額不高、誘因不足等。其次,金融環境不佳也是龐大的阻力,其中最大的障礙則應歸結於教授的創業意願不高,而臨時成軍的創業團隊,未來戰力也是稀稀落落,充滿太多的不確定性。更有甚者,若干科技智慧財產權擁有者,不願申請政府獎助的計畫,除了擔心綁手綁腳外,在落地執行的過程,以補助之經費的限制,不足以在市場上找到素質夠好的研究者加入計畫,最終可能只能草草結案,因此不如不申請。綜言之,台灣科技研發產業化的環境仍不理想。

台灣的創新不能老是以文創掛帥,科技做不到世界第一流,我們夢想的產業提升就永遠是口號。因此,應該以最嚴肅的態度,正視「科研產業化」的問題。以下我們針對台灣科技創新產業化提供若干想法:

第一,產業的升級有賴於生態鏈的建立,以及產值的創造。生態鏈不會一天造成,是由許許多多的企業,看到世界的趨勢,政府的支持投入,自己的基礎能力,人才市場的充裕情況,才有信心跳入新創的事業體,從台灣這些年累積的經驗,我們的前瞻布局可以往三個方向發展。第一,醫療生技;第二,光通訊;第三,先進材料。其他領域如人工智慧、金融科技、機器人的技術並非不重要,在此只是要表明,台灣在軟體資訊領域上有足夠好的基礎可以吸引到全球的眼光。

第二,掌握創業成功要素,並打通環節。科技部推動的國際產學聯盟,著重在科研創新和產學合作,其中一個重要的績效指標就是加快企業和學術單位的合作,用政府補助款來實現實驗室進行市場有強烈需求的研究,並在專案結束前實現創業-萌芽、價創計畫皆是此種類型的補助,因此規定提案者必須說明創業的時程及商業計畫。不過,絕大部分的提案,都缺乏下列幾個成功要素:創業家的精神、海外通路的對接、財務及風險管控能力、出資方的選擇性。如果不能打通這個環節,科研產業化的理想就會一去不復返。

至於如何打通上述四個環節?為此,我們提出積木式創新的架構,就是在政府、學校之外,有個第三方機構,將IP擁有者、資金擁有者、經營團隊、及熟悉產業,和出海口(通路)有鏈結的行銷顧問擔任業師,連結在一起,並由這家機構帶入管控經驗,將風險降到最低。

第三,4+1塊積木協助科研產業化。4+1塊積木的內涵為,由學者提出想法與IP、天使投資出資金、經營團隊負責運營、業師來連結市場,並由第三方公司,將四塊積木結合在一起,權責分明後再成立公司。其中最關鍵的第三方公司,則要有懂經營管理的創業者,明白趨勢和技術的產業經理,了解IP布局的專家、熟悉資本市場的操盤手,以及設計商業模式的戰略家,才可能將這盤棋下好。當然要把棋下好,政府和學校對此一理念要有高度認同,同心齊力,才能把格局視野做大做遠。

4+1塊積木的整合乃科研創新的最後一哩路,而誰具有能量與眼界,來成立、磨合上述四塊積木的這樣一家第三方公司,進而加速台灣科研的產業化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(工商時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全球商務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